官家主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其走向的讨论

  • 吴 思
    2016-11-24   累计浏览:

 

 

一.秦汉以来,中国是官家主义社会

 

我想介绍一个我杜撰的概念:官家主义。我们从秦汉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官家主义社会。

 

“官家”在古汉语里有非常确切的释义,首先是指皇帝,其次是衙门,条条块块的衙门。第三个释义是对官员个人的尊称。

 

“主义”,我们可以理解为:谁主导规则的制订,由此产生某个主体主导的制度。主就是主导,义就是规则。

 

在中国历史上,谁主导规则的制订?首先是皇帝,他制订王法;其次是衙门,衙门制订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再次是官员个人,他们凭着代理的权力,建立起潜规则体系。这三者之间可能争夺地盘,但是不管内部如何争,主导规则制订的始终是官家集团。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能画出一个棋盘来,上面是官,分为皇帝、衙门和官员个人。下面是民,民又分为士农工商。这就是中国历史的棋盘,中间是楚河汉界。这一盘棋下了几千年,各方博弈十几个回合。

 

官家主义是我杜撰的词,这是我用来参与竞争的概念。长期以来,已经有许多概念在描述中国是个什么社会。我们最熟悉的这个概念,大陆教科书至今坚持的说法是,秦汉以来是封建主义社会。封建主义是什么?如果要画一个棋盘的话,封建社会,上面是一个大王,下面是一堆小王。上下各有各的地盘,各自的地盘上都有士农工商。不过,按照中国历史上的说法,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他已经把封建主义给废了。

 

用我们大家熟悉的经济组织来比喻。封建主义相当于是一个商会,下边很多小老板,会长是一个大老板,老板们各有各的公司,这就是封建主义。官家主义好比一个上市公司,皇帝是董事长,总经理即宰相,下边有各个部门,各地有分公司,经理是被任命的代理人。现代人都不会把上市公司与商会混淆,我们也不能把官家主义跟封建主义混淆。

 

既然秦始皇把封建主义废了,他建立起来的郡县制的中国叫什么?再叫封建主义,肯定是不妥当的,那叫什么呢?还有一个流行概念,就是专制主义。

 

我觉得这个词也不妥。它说专制主义,却没说谁专制。如果是封建贵族在专制,那就叫封建主义好了。如果是共产党专制,那就叫社会主义好了。如果是资本在专制,就叫资本主义好了。专制主义没有讲明白谁专制,所以我觉得这个词仍然不如官家主义准确。

 

有一个德国的历史学家,魏特夫,他又加了两个字,他说中国社会是“东方专制主义”。这个概念如何?我觉得仍然不准确。东方是谁?东方不是一个主体,是个方位,在这个方位之中还有好多国家。中国是东方国家,它由官家集团当家作主。日本也是东方国家,它那个社会像一个商会,上面架着一个天皇,好比名誉会长。真正的会长是幕府将军。实际当家作主的是各藩的大名,各有各的地盘。同处东方,中国是官家主义,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是封建主义。

 

李慎之先生在世的时候,推广一个词叫“皇权专制主义”。我觉得这个概念比刚才那几个都好,但是还有一个缺陷。皇权确实在专制,就相当于官家主义之中的王法,但是经常有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情况。中南海之外,谁在专制?如果是各地和各部门的衙门,那我们就可以说,官家的第二个部分,条条块块的衙门在专制。除了皇帝和衙门在专制外,官员个人也能专制吗?他们在建立潜规则。可见,皇权专制主义,忽略了后边这两套规则体系,就是地方法规、部门法规,还有围绕官员个人建立的潜规则。这两套体系,与王法经常有矛盾,相互争夺地盘,闹大了甚至能够颠覆对方。所以,我认为皇权专制主义比其他概念好,却不如官家主义准确。这就是我对目前已有的不同概念的看法。

 

二.官家主义的演变

 

官家主义本身也有一个演变过程。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后,很快就被汉朝取代了。汉朝建立的那个社会由谁主导?打了天下,坐了江山,官家集团如何构成?第一批官员,主体是那些参与打天下的人。第二代官员如何选拔?通常由台上的官员选拔,他们选拔谁呢?互相推荐各自的子弟,于是官二代官三代就来了。一代又一代地渐渐成了势力,成了门阀世族。我把汉朝一直到魏晋的官家主义,称为世族-官家主义。

 

世族-官家主义有很多问题。上层的纨绔子弟越来越多,如同八旗子弟,渐渐堕落。他们还把持权力,架空皇帝,近似封建主义复辟。同时,下层精英失去上进之路,严重不满,最后这个社会失衡,天翻地覆。隋唐吸取了这个经验教训,科举考试,让平民的精英有了上进之途。一种新的社会诞生。庶族官家主义诞生。

 

比如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基本上把大地主大商人消灭了,就剩下小农,官家和小农共坐天下,可以叫做小农-官家主义。

 

小农-官家主义经过几十年,一部分小农上升为地主,一部分小农下降为佃户,这就成了地主-官家主义。地主当中很多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家集团,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社会集团,他们一只脚踩在土地上,一只脚踩在官场里,耕读传家,这就是乡绅。地主-官家主义是庶族官家主义的主要形态。

 

此外还有部族-官家主义。元朝比较明显,清朝满汉共治,属于有部族-官家主义色彩的地主-官家主义。

 

当代中国是什么社会呢?官方的主流的说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个定义难以深入讨论。我们都知道《宪法》上规定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个定语。那谁是无产阶级?当代无产阶级的主体是2.6亿农民工,我们知道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为了讨薪要跳楼,还要请总理出面替他们讨薪。一个弱势群体又是一个领导阶级,在形式逻辑上自身矛盾。我们深入讨论就变得很困难。所以,这个定义我们留给逻辑学家去讨论,我们就不深入了。

 

还有一个说法,吴敬琏先生提出中国有可能成为权贵资本主义。我觉得这个概念比较容易讨论。一个是权贵,一个是资本,我们知道资本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领导者,权贵是政治的领导者,这是一个抓住了要害的概念。但是深入追究,我觉得还是有问题。它的核心词是资本主义,中国是资本主义社会吗?你去问那些老板他能不能主义,能不能说了算?那个老板如果没喝多了,他一定说不敢当,担当不起,是党的领导,我们怎么敢领导。你要拿这个问题去问党,党肯定不高兴,党领导一切,资本家怎么能说了算?当事双方都有理由不承认这个说法。

 

一个修正的办法是,把权贵拉到核心词的位置上,叫资本-权贵主义,权贵是真正的主导者,而资本是跟他们在经济上合作的社会集团。马上出现的问题就是,权贵又是谁呢?在中国,权贵当然就是官家了。于是就可以把资本-权贵主义改写为资本-官家主义。

 

这就是我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定义。在我目前看到的各种定义中,它是一个比较好的定义,也许将来会有人发明更好的,现在没看到,所以我把这个定义推荐给大家。

 

三.官家主义的由来

 

官家主义是怎么来的?

 

一个暴力团伙打下江山之后,论功行赏,封王封侯,之后,皇帝通常让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铁哥们退居二线。因为他们擅长造反,又不太听话,最佳选择就是把这些人都换了,换上一批听话的,不善于造反的读书人,既有本事贯彻他的指令,又能够感恩戴德,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杯酒释兵权,狡兔死走狗烹,科举考试这一系列的故事。这就相当于一个创业集团,用期权制鼓励大家好好干,功劳最大的封王,其次封侯,最后公司上市,那些创业者退居二线,去当股东,不要干预公司事务。皇帝当了董事长,聘一个CEO当总经理,再聘一堆MBA当各个部门的代理,建立一个公司体系。官家主义就是这么来的。

 

无论是官家主义还是封建主义,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商会,都是暴力集团打了天下坐江山,暴力资源是他们的核心资源。区别在于,暴力资源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由公司统一掌握,就是官家主义。由大小老板各自掌握,就是封建主义。

 

这个解释和唯物史观不一样。唯物史观讨论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如果用当代经济学的语言,不同的阶级可以定义为不同生产要素的拥有者。资产阶级是资本要素的拥有者,无产阶级是劳动要素的拥有者,地主阶级是土地要素的拥有者。我这里讨论的是暴力要素。暴力集团控制了暴力资源,他们打天下,坐江山,获取暴利要素带来的收入,也就是血酬。暴力要素与土地人民之类的生产要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由此决定了官家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差别。

 

官家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仍然会发生很多问题。比如说官员个人在扩张,潜规则遍地。再比如衙门扩张权力,把民的地盘压缩的越来越小,于是官民之间失衡,民变造反。或者,衙门把皇帝架空,官场内部失衡,由此造成官家主义的崩溃。这些失衡都可能导致官家主义的轮回。

 

四.官家主义的命运

 

官家主义的寿命是有限的,比如说大一统帝国,从秦汉一直到明清,它的平均寿命是171年,不算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如果加上这几个混乱时期的王朝,平均寿命是67年。死因有三项,40%死于官变,官家集团内部失衡。40%死于民变,老百姓造反。还有20%死于外族入侵。

 

我们走到今天,进入了资本-官家主义社会,现在这个社会比起过去来,是更稳定更长寿了,还是更不稳定?我们在资本-官家主义这个棋盘上分析一下。

 

从官家集团的最高层面看,辛亥革命之后推翻了皇帝。以前有非常清晰的最高权力传承制度,这方面也会出问题,但是大体稳定。现在没有皇帝了,最高权力怎么传承?我们看到中国的实践,毛泽东通过指定接班人的制度,把最高权力第一个传给刘少奇,刘少奇被他打倒了,又要传给林彪,林彪被毛给逼跑了,然后又传给了华国锋,华国锋被人弄掉了。可见这个接班人传承制度,比世袭制度的稳定性要差很多。

 

到了邓时代,最高权力传承还是接班人制度。邓先指定了胡,胡后来下台了。又指定了赵,赵又分裂了。然后指定了江,后来又来个南巡,表示对江不满意。有人说不换思想再换人,然后江就换了思想没换人。这个接班人制度显然还是不够稳定。邓时代,除了指定一个接班人之外,又指定了一个胡锦涛,隔代指定。于是江就不能指定了,那新的班子是根据什么规则登大位?能说清楚吗?规则不明,就会有争,我们已经看到了激烈的争夺和动荡。这是第一层。

 

再说到官家集团的第二层,衙门。这个层面在历史上经常出问题。毛泽东当年也说条条块块专政,块块就是一个个地区,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就会闹出独立王国。有些条条,比如说军队,它甚至有可能推翻皇帝。赵匡胤就是殿前都检点,皇家保卫部队的首领。

 

现在的中国,历史上的条条块块都在,还增加了几个新的部门。这几个部门,比如说人大,在法律上它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是经常被人家嘲笑为橡皮图章。如果一些正常的人,他们不愿意当橡皮图章,他们想成为《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关,会出什么事?它合法地扩张自己的权力,一旦成功,这个官家主义体制就崩溃了,官家主义就变成了民主主义。

 

还有最高法院,不管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还是党的各种文件,都在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宪法也是如此规定的。如果党真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中国就成了法治国家,官家主义又要终结了。

 

总之,这些新部门,在合适的时机,追求自己的正当权力一旦成功,就会威胁官家主义的稳定。这是从官家集团的第二个层面来说,如今的官家主义不是更稳定,而是变得更不稳定。

 

再说官家集团的第三个层面,官员。

 

过去我们的官员是儒家教育出来的,满脑袋三纲五常。比如像曾国藩,明明有实力推翻清朝,但是他坚持忠君,这样的官员可以维护官家主义的稳定。现在的官员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呢?还是忠君吗?还是三纲五常?当然都不是。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里包含了自由、民主、法治,如果他们追求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真往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方向走,官家主义又解体了。

 

另外,像蒋经国那样的人,他不缺钱不缺权不缺势,如果他要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获得青史留名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追求国民党长久执政,党的利益最大化,他的最佳选择是什么?开放党禁报禁,于是他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流的伟人,国民党也可以长久存在下去。有这种观念的个人,他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却导致了官家主义解体。

 

我们看到,官家集团内部这三层主体,都比过去弱化了官家主义的稳定性。官家主义过去是171年寿命,现在要活这么长的时间,仅仅从官家集团内部矛盾来说,就变得很困难。

 

再说民,即士农工商。

 

当代中国的士近似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当代中国社会不满度最高的一个群体,因为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可是我们知道,这个自由大打折扣了。我觉得知识分子政策再怎么调整,也难以消除这个不满。这是根深蒂固的矛盾。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党的办法还是相当高明的。比如说用评职称,课题费,使一大批知识分子跟着走,尽管在私下里喝酒的时候,可能另有一种说法。知识分子的不满,可以影响其他社会集团包括官家集团的稳定,影响官家主义体系的稳定。

 

在当代中国,农民可能是受益最多的一个群体。2009年我到农村去调查,听见农民对中央政策的评价说法,全都是感恩戴德,说政府好、政策好。过去种田交皇粮,现在不仅不交钱,还给补贴。2009年淮河流域一亩地补贴大概五十到七十块钱,取消了农业税,还给种粮补贴,还有新农村合作医疗,社保体系向农村扩张,所以农民觉得这个政府好。从公共契约的角度看,这种感觉是对的。农民得到了不断改进的公共产品,付出的价格反而下降了。

 

取消农业税之前,1999年我到农村调查,那时候农民怨声载道。名义上交的税费只是5%,实际上向农民征的税费达到20%25%。一个村民小组长带着我到农民家里家访。我就听他一路骂政府,我说你们听起来要反似的,他说打不过,打得过早反了。这是1999年,那时如果有人上井冈山,农民就会放哨送粮。2009年,如果有人上井冈山,农民就会将他们绑缚官府领赏了。

 

当代中国工人,主体是2.6亿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对政府高度满意,因为他们自由了,可以到各个地方去打工。第二代农民工占60%,他们的满意度就没那么高,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以前的限制,他们生来就比较自由,可以随意外出打工。但是,他们很难回村去种地,有家回不去,但是要在城里买房子住下,钱又不够。他们未来前途很模糊,不知道出路在哪儿,但每年工资都在往上涨,所以就报着希望往前走,走一天是一天。如果经济不出大问题,工人是大体稳定的。如果出了大问题,经济增速下行,大规模的失业,这就是颗定时炸弹,就是遍地火药。农民买不起城里的房子,房价那么高,为什么?其中一半以上进了政府的腰包。他们应该找谁发泄不满?

 

最后是商,主要就是民营企业。现在的民营企业,在GDP的份额,在税收的份额,都占有大半壁江山了。民企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主导者,领导力量。他们对政府,对改革开放高度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但是官员的吃相越来越难看,敲诈勒索越来越多,他们自然感到不满,同时还觉得不安全。他们又不敢整体反抗,于是就用脚投票,以个人移民的方式反抗。大规模的移民,尤其是重庆打黑之后,投资移民大幅度增加了。党针对他们采取的措施是,一方面承诺经济改革,将更大的市场,更大的领域向民营开放,同时承诺司法独立,建立法治中国,让他们感到安全。

 

民,作为一个整体,随着经济发展,大家钱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于是钱多钱少就不那么重要,是不是活得有尊严,是不是安全,是不是公平,就变得更加重要。经济发展带来一个长期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公民权利觉醒,对公民权利追求的分量越来越重。民间的价值排序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官民关系也应该发生重大调整,仅仅靠经济发展不行了,民会提出更多的非经济诉求,这也会影响官家主义体系的稳定。

 

五.官家主义的未来

 

未来会怎么走呢?这些问题会怎么解决?跟中国最接近的官家主义社会,我们看到一个是台湾,一个是苏联,它们是怎么走的?

 

苏联和台湾,按照当代政治学来说,属于两种体制。台湾社会是威权社会,苏联是极权社会,斯大林死后弱化为后极权社会。极权和后极权都是一元化,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是一元化领导。威权就相对多元。我们看到的台湾,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多元化程度也逐渐提高之后,威权社会发生了转型,转型相当顺利,走得很好。如果中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往前走,过了七年,法治水平提高了一点,市场经济纯度提高一点,国家机器收拾得更干净一点,那中国社会就能达到台湾转型之前的水平的六七成,我们就比较接近威权社会了,就有比较好的从威权社会转向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景,比极权或后极权社会转型更加光明的前景。如果这个过程出了问题,转得不顺利,失控了,像苏联那样转型,就可能转得跌跌撞撞。

 

从纵向历史的角度看,我们是资本-官家主义社会。从当代西方政治学的角度看,我们从极权演变到后极权,又在苏联东欧式后极权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经济,但还没有达到台湾韩国转型前的威权社会水平。我把这个社会称为半极权半威权社会。如果把纵向概念与横向西方概念嫁接,那么,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可以称为极权-官家主义社会。国民党治下中国,可以称为威权-官家主义社会。当代中国大陆可以称为半极权半威权-官家主义社会。从半极权半威权官家主义,过渡到威权官家主义,然后再转型到民主法治社会,这是一种可以期待的转型前景。

 

[ 吴思 著名作家、记者、历史学者,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曾先后为《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前《炎黄春秋》杂志执行主编、副社长、法人代表;“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经典畅销书”得主。本文为作者2016625日在天则经济研究所与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腾讯思享会与《东方历史评论》协办的「历史学与制度研究理论创新」研讨会主题报告演讲修订稿,转载请注明]

 

 

2016-11-23

中评网首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