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主讲人简介: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582期]

四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时 间: 2017-09-22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马勇

主持人: 秦思道

评议人: 马克锋、洪振快、章立凡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马勇教授强调之所以应该关注这个话题,是我们的教科书还严重地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不同学科的讨论还是从原来的基点开始,这个基点是40年前,而近代史研究40年来进步已经很大,已经走了很远了。

 

回顾40年前近代史研究的状况,马勇教授表示,那时候中国近代史和今天我们从事研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是绝对革命史叙事,后来所有的因素在当时(1978年)都不存在。那个时候的研究是从延安走过来的,范文澜、刘大年,包括社科院的院长胡绳先生,他们那一代主要从延安,更早从1930年代左翼文化,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这么一路走下来,提供革命叙事的大框架。今天去看,到1949年并没有建立很自洽的完整的叙事,它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革命的正当性和取得政权的合法性,这是意识形态和学术纠缠不清。70年来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还一直论证革命的正当性,从现实的层面来讲是有问题的,所以从80年代开始,知识界就有一些先行者提出,能不能从一个革命政党往建设性的政党转型,到90年代的告别革命,都可以看到,是对原来革命叙事的一种扬弃或者批判性的继承。

 

40年前革命叙事的影响下,我们对那一段历史的看法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40年前这么说,到今天我们的教材也这么说。这个过程当中讲的中国近代史、革命史的目标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当时记的很熟的套路,比如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就是这些东西,性质、宗旨都是这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三大高潮,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和辛亥革命。这三大高潮、八大事件基本上格式化了,一直到现在,官方史学(正统史学)还是这样讨论。历史人物的讨论,基本上就是脸谱化的讨论。

 

谈到40年研究的变化,他认为这些年近代史能够有所进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史料的发掘出乎我们一般的估计,大家觉得很多档案的保密太过分,都没有公开,比如中央档案馆基本没法利用,第一历史、第二档案馆核心史料基本上没法用。这是一个很巨大的遗憾,我们有《档案法》,但并没有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到期就自动解密和公开。国家清史委员会在过去这十几年整理出版了各地的档案,还出版了大量近代的文集,另外,近代史的专题资料编辑也在加强,比如北洋军阀档案、抗日战争史料、民国历史史料等。对有意识留存的史料和无意识留存的史料,如何鉴别和取舍也引起了研究领域的注意,比如胡适日记、蒋介石日记。最近几十年近代史的研究,完全不一样的观感是整个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几乎全部都电子化了,这是过去根本没法想像的,借助于科技技术的进步,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同时,底层社会记录的没有发布的手稿,也给研究提供了新观察视角;近年,公共史学特别是口述历史的快速发展,也拓宽了中国近代史研究。

 

在充分肯定中国近代史研究40年进步的同时,马勇教授也表示,中国近代史研究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比如碎片化、平面化,大的问题很难形成讨论,职称的评定、科研评估体系也使大量拼凑数量的现象出现。

 

最后,马勇教授描述了他理想中的中国近代史描述图景。他认为理想中的中国近代史描述应该抛弃两个议题:怨妇情绪和悲情叙事。他特别重申,一个理想的近代史的描写应该从世界一体化,从全球史的视角看近代中国的转变,一个理想的中国近代史的叙事架构,就应该写成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进中国的架构,一个封闭的中国肯定不是近代史的目标,一定是世界进入中国的过程,当然也是中国走出去的过程。这样中国近代史的描述才会给我们更科学、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尽管近代史和现实有很多的纠葛。说到底,它毕竟还是历史的学科,有很多主观的评判,但最终它还是要落实到史观的呈现,描述、历史逻辑和历史事实之间一致。这就是他理想中的中国近代史的框架。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