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子、格子和框子:对西方艺术史观念的解析与反思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569期]

匣子、格子和框子:对西方艺术史观念的解析与反思

时 间: 2017-03-24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高名潞

主持人: 盛洪

评议人: 牛宏宝、刘礼宾、宋晓霞、盛葳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作为长期旅居海外的艺术学者,面对西方艺术史出现的“危机”,高明潞希望提出自己对西方艺术史的看法。他认为,能够把古典的研究和现代当代串联起来的还比较少,而他找到了“再现”这个概念,是能够贯穿西方史的一个核心的、灵魂性的概念。“再现”的哲学开启了现代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观念先河,伴随着这个主体性转变,同时出现了进步的观念,语词与图像的二元论也随之出现。

 

他选取匣子、格子和框子指向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理论,三个不同的艺术创作时期和三种不同的艺术分类。匣子在前,19世纪末之前。格子紧接着,在20世纪上半期,格子就是现代的。最后是框子,60年代以后的当代。匣子、格子和框子分别对应写实、抽象和观念艺术这三种类型。“匣子”代表着自我封闭、自我幻觉的自足,格子作为平面性的代言,“框子”则起到了强调上下文的作用。

 

他强调,西方艺术史走过了三个阶段,实际上这三个阶段的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过去20多年来大家一直谈艺术史的危机,很多的危机,人的危机、历史的危机,艺术史的终结,人的终结,科学的终结、哲学的终结,绘画的终结,绘画的死亡等等,这印证了黑格尔所作出的判断:最终艺术要走向哲学走向观念,艺术就终结了。如何回答这个危机,他认为,或许可以从中国古代“没有清晰的主体观念,没有进步,更没有概念和形象,语词和图像”的路径去重新阐述、甚至建立艺术史理论。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