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蜀:君子茅于轼——为谣言包围下的茅老说几句

  • 笑 蜀
    2017-01-05   累计浏览:

 

 

 

铺天盖地的谣言又扑向茅老,无非要把他塑造成全民公敌。想为他老人家写点什么。谣言不值一驳,茅老自己也已经出来澄清,那就简单说说我眼里的茅老吧。我在台湾呆过一年,印象深刻。评论大陆的事,总不免拿台湾作对比。今天提笔写茅老,仍不禁一个念头浮上脑海:温文尔雅的茅老,不就典型的民国范儿么?跟台湾朋友的温文尔雅,何其相似乃尔。

 

温文尔雅在台湾很平常,但他们多数人不会承认这属于民国范儿。跟大陆相反,民国概念在台湾正加速边缘化,说民国范儿多少有点政治不正确。而且台湾朋友也不认为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温文尔雅之于他们,如空气之于人,太习以为常,就不觉得重要了。

 

但是在大陆,如茅老那样的温文尔雅,那样的民国范儿,真太稀罕了。而且茅老的温文尔雅,其实纵然很多台湾人,怕也望尘莫及。我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见到一位与会者,对茅老声色俱厉地痛斥,而且滔滔不绝。我都坐不住了,想拂袖而去,扭头看身边的茅老,却是气定神闲,略带笑意地一直注视着声讨者,那么尊重,那么专注。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记忆中,大概只有胡适。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胡适展览馆,看过胡适手稿,谈到他那些留在大陆的弟子,在大陆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如何对他口诛笔伐,他却毫无怨言,惟有同情和叹息。

 

茅老固然德高望重,但在舆论界,一直不乏争议。他的晚年,被形形色色的谣言所包围,被刻意制造成标签人物,被漫画化、妖魔化,甚至引出好几场较大规模的街头运动。但无论面对怎么的惊涛骇浪,他都那么气定神闲,那么温文尔雅,真是宠辱不惊。让人不得不感慨,生于民国的他,属于民国遗风的温文尔雅真是深入骨髓,成了他的生命本能。

 

这温文尔雅,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信、一种强大呢?他视一切污名为浮云,因为他关心的已经不是个人声名,尘世宠辱,他关心的仅是心中的真理和天下的苍生。只有当他真的认识到他的某个观点错了,他才会诚恳纠错,否则,什么力量都不可能改变他,让他折腰。温和而坚定,就这样完美地集于茅老一身。

 

茅老的坚定,我自己还有一次特别深刻的体验。

 

2013年仲夏,国内时局骤变,维稳系对成长中的公民社会发起了全面反攻。716日,许博士被抓,他在北京的多位好友同时被控制,北京城风声鹤唳。继720日,我跟王功权先生联名抗议迫害、要求无条件释放许博士及所有受害者之后,726日,我跟王功权先生又起草了同样主题的《公民社会呼吁书》,仅数日即有三千多公民响应,震动海内外。茅老是呼吁书的五位发起人之一,也是发起人中唯一一个知识界领袖。他的出场,对声援者的鼓励,不言而喻。而这无疑需要勇气。不止此,茅老的天则同仁盛洪先生,后来更为英国FT中文网持续撰文,以一个学者的独立立场,为许博士推动的教育平权申辩,可见盛洪先生的勇气,也可见茅老的感染力。

 

其实,我并非同意茅老的所有观点,但这不影响我对茅老的感恩,对茅老的崇敬。就如我部分不同意我身边一些兄弟的观点,但不影响我引他们为我的终身朋友。无它,唯因人格而已。茅老的君子风范,茅老的伟岸人格,在我们这个溃败的社会何等稀缺,茅老拥有巨大的声望,也就毫不足怪。怎样的污名、怎样的污泥浊浪,都不可能把他击倒。

 

我不能不为自己庆幸,我的生命中,能有茅老这样的前辈。

 

[ 笑蜀 前《南方周末》评论员,著名媒体人 ]

 

 

2017-1-5

本文原载:微信公号:川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