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角度看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

主讲人简介:

美华学社400名初始会员之一。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会员。


研究领域:人口学、计划生育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546期]

从人口角度看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

时 间: 2016-04-08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易富贤

主持人: 盛洪

评议人: 穆光宗、李建新、张展新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易富贤认为,人口是核心,人口首先是生育率,生育率是平均每个妇女生孩子数量,2010年人口普查15-49岁生孩子数量,15岁人均生0.00011个孩子,30岁妇女人均生0.5979个孩子,这样算出来15-29岁人均所生孩子总和是1.18。中国家庭要生3个孩子,才能防止下一代不上升也不减少。中国生育率1990年已经低于平均水平,在1990年之后就应该彻底废止计划生育,但是计生委和人口学界将生育率1.2调到1.8

 

随后,易富贤分别对比了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生育率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结论,人口数量、老龄化与经济呈正相关关系。他还表示,一国的经济中心是受人口数量制约的,经济中心会从生育率第的地区向生育率高的地区转移。国际如此,中国的经济中心在2006年已经开始西移。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占全国比例都在2006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这些地区经济占全国比例都在2006年达到低谷开始回升。

 

穆光宗教授表示,对人口形势大致可以形成三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判断,大局已定。从单独二孩遇冷和全面二孩新政也将遇冷的现实可以断定,中国已经陷入内生性超低生育陷井;

 

第二个判断是大势已去。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都认为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有限供给。人口无限供给的优势已经丧失,而人口结构扭曲,人口潜力不足的劣势开始凸显;

 

第三个判断是大难临头。中国正处在人口大雪崩的前夜,很多人对人口负增长的恶果缺乏警惕,甚至为中国人口总量的下降欢呼,他们没有看到冰山下的问题。人口总量下降的同时,人口结构进一步扭曲、畸变,我们担心的与其说是人口总量,不如说是同时发生逆向变化的人口结构、人口生态和人口储备,人口总量只是表象,我们需要从结构-功能主义,关系-和谐主义的视角看待新的人口危机。

 

他认为,中国人口治理思路需要大逆转,中国要早日还权于民,实现自主生育。持续低生育会出现人口负增长,考虑到生育率偏低,国家要及时鼓励生育。

 

也有评论者直言,应该回到问题的最初,为什么有计划生育这个政策?说白了就是一种权力的狂妄,短期之内好象能够掌控一些东西,长期肯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另外,易老师如果做非常严谨的论文,我同意盛老师的观点,这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析方法,普遍的说,增长应该是全要素增长,您把其他的都取消了,而且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可能就会有偏颇。

 

再一点,您整体论述背后的逻辑有值得担忧的地方,就是用工具主义、功利化、现实主义的方式,将人作为增长的对应要素利用。我觉得最后还是应该回到罗尔斯的“人是目的”,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也不能仅仅与经济对应。如个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那好了,人多了就消减,人少了就填补,人也就仅仅具有工具的意义,这样的论述是不能让人接受的。特别是您举房地产例子的时候,如果是按照您的理想状态,人口也正好是符合您计算的最优情况,中国的房价就应该那么高吗?而且应该被继续支持下去吗?这恐怕不是人口学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中国增长模式、权力经济、分配方式等等问题。

 

与会的其他学者就中国的人口政策,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