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他者与世界,‘天人之际’的当代解析

主讲人简介: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价值与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与文化、现代中国哲学及其建构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540期]

自我、他者与世界,‘天人之际’的当代解析

时 间: 2015-12-18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张曙光(北师大)

主持人: 张曙光(天则所)

评议人: 张学智、侯才、廖申白、盛洪、赵农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张曙光教授首先介绍了主讲题目的含义,他指出“自我、他者与世界”具有两种意义的解读,一个解读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自我就是中国人,他者就是西方人,中国人和西方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还涉及中国传统的天下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我们今天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个关系,这是一种解读。另外一个解读,认为它是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对话,如果自我这个概念是笛卡儿的ego,不是经验性的self,那就是现代和后现代哲学的对话。

 

他强调,在当代,在今天来思考天人关系或者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应当把它具体化为自我、他者和世界的关系,自我在这里可以指群体,也可以指个体,他者也是如此。人为什么要具体化为自我与他者,因为在当代社会,一方面,传统的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存在着,另一方面,个人突出了,个人之间的关系也突出了。自我与他者又密切地关联着各自的境域,人们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又各有自己的世界,各有自己生活的圈子。

 

随后,他从一个根本性恒久性问题、、“我”“你”“他”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从“天下”的历史中来、西方“他者”与“我们”的悖论、走向同一世界的“诸神之战”、现代社会及其“我”“你”“他”的关系、“世界主义”与“自然主义”七个方面,论述了“本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具有紧张张力的关系,并用用生活实践的现象学概括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可能。

 

他最后指出,我们能否以及如何走向新的觉悟?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与他者,我们和他者又如何对待世界;人的自知与身体的有限,精神与想像的无限;熟悉的陌生人;我作为觉悟者,指向所有个人与生命界,贯穿其中的是“天”“人”“生”“性”“通”“久”,从人类走出自然、个人走出社会,到重新走向自然与社会,要建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真正践行人类共同价值;基于爱、自由平等与正义的文明,有规则的良性互动。

 

前来参会的其他学者分别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如何“通古今”和“究天人”、以及现代性与本土化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