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高岩:52988126-8016

Email:gaoyan@unirule.org.cn

小城镇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小城镇县辖市

2014-09-12 累计浏览

项目简介: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线,探索适合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机会,还有在实践中改观人们生活的机会。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城镇化项目分为若干研究阶段,通过长期的追踪关注,研究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伴随其中的问题,力图为中国城镇化提供市场化和制度化的改革路径。该项目以中国城镇化的县辖市构想作为突破口,从阻力最小矛盾最集中的部分研究中国城镇化的破与立。县辖市的方案还有许多细节的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如何平衡“县”与“镇”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的矛盾,比如如何通过县辖市方案撬动整个行政层级的改革,而不是又仅仅增加了一级镇级市。这些问题正是天则经济研究所城镇化课题组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项目负责人

 

姚中秋(天则所理事长)

 

课题执行负责人

 

李人庆(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张林(天则所项目研究员)、

 

报告主要结论:

 

城镇化而非城市化更适合描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研究不应只注重以行政配置资源为主的大型城市、城市集群的发展,还应着重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变动而自发生长出来的事实性城镇。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在两个面相上同时展开:第一个面相是行政性城镇化,由此形成大量建制市;第二个面相是自发性城镇化,由此形成大量不具备城市法律地位的事实性城镇。

 

事实性城镇是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自下而上地生长而成的。在今日中国,     表现为两种类型。

 

与西方城市化的过程不同,中国的城镇化内生于农业社会,农民具有企业家精神并成为城市的建造者。因而,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农村改革,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强镇。这些工商业强镇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产业,是这一轮工业化的主要载体。

 

相比较改革之初,由于制度约束,工商业强镇的处境更加困难,公共品的提供已经远远落后经济规模的要求。行政体制与工商业强镇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在造成工业强镇的逐渐衰落。

 

第二类自发性城镇在形成于大城市周边,是大城市人口向外自发分散的郊区化过程的产物,我们称之为郊区镇。

 

可以预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郊区镇。但这些郊区真面临着与工商业强镇相似的体制束缚,也面临着相似的城镇管理难题。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市镇发展经验和台湾城市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寻找到解决这些自发形成的工商业强镇和郊区镇发育瓶颈的方案,那就是设立“县辖市”。

 

相比于现有的切块设市、强镇扩权等改革方案,县辖市方案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县辖市方案重构市制,可以将城市的经济职能和管理职能分流,从而为中国的“县制”职能转变提供制度准备。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政府转换立场,从城市的创造者转型为城市发育的护理者。

 

 

点击下载《小城镇、县辖市》详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