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则书讯
    天则书讯

《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修订稿)全文本

天则经济研究所 2011-05-29 累计浏览

天则所《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最新修订稿全文发布说明
 
自2011年3月2日我们举办了《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研究报告发布会后,我们吸收了参会专家的建议,并挖掘了更多的数据资源,对报告做了下述主要变动:
 
一、将主要部分的数据更新到2009年;
 
二、用非国有企业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替代仅用私营企业实际利率作为“市场利率”进行计算;
 
三、根据数据源对数据的调整,对土地部分的计算进行了调整;
 
四、对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差额带来的收益差额进行计算;
 
五、对报告结构进行了调整。
 
我们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尽可能地反映真实情况,但由于资源和数据的限制,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部门或企业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批评,如有更好的数据和资料也希望能够向我们提供。让我们共同将国企改革这篇文章做好。
 
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2011年4月12日
 

 
摘要
 
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累计获得利润总额为58462 亿元,2009 年的账面利润总额比2001 年增长了3.89 倍;累计获得净利润为40517 亿元,2009 年的账面净利润比2001 年增长了4.37 倍。
 
2010 年,中央企业共实现利润13415 亿元,占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7.5%。2009 年,在央企实现的利润中,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等10 家企业占到70%以上;其中,中石油和中移动分别实现1285.6 亿元和1484.7 亿元,仅这两家企业就超过了全部央企利润的三分之一。可见,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企业实现的。
 
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16%,非国有工业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9%。2009 年,非国有工业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5.59%,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8.18%。因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名义绩效也不够高。
 
即使如此,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绩效并非其真实绩效,是国有企业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绩效。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政府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等方面。
 
按工业用地价格3%的比例计算工业土地租金,2001~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共应缴纳地租25787 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名义净利润总额的63.6%。如果再考虑商业服务用地,仅2008 年一年,国有企业就应交纳12065 亿元地租。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实际利息率为1.6%,其它企业加权平均的实际利率(视为市场利率)则约为4.68%。若按照市场利率水平重新计算国有企业应支付利息,2001 到2009年利息支付差额共计约27539 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名义净利润总额的68%。
 
石油的资源税平均仅为每吨26 元,加上按销售收入的1%计征的资源补偿费。我国对石油征收的资源租金不足价格的2%;远低于我国向合资企业征收的12.5%的比例。即使加征了特别收益金,也不能完全实现资源所有者的权益。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少交纳的石油资源租金约为2437 亿元。加上天然气和煤炭等自然资源,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在2001 年至2009 年间共少交纳资源租金约4977 亿元。
 
从1994 年至2006 年,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的补贴达到了3653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7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约为1943 亿元。
 
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企业的真实成本,并对政府补贴予以扣除,从而测算国有企业的真实绩效。据测算,2001 年至2009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则为-1.47%。
 
2008 年,国有企业人员的人均工资比其他单位高17.1%,比社会平均水平高13.7%;人均劳动者报酬分别比私营企业高62%,比非国有企业高35%。2009 年只有小幅回落。行业间存在巨大差异。2008 年,垄断行业职工人均年收入达12.85 万元,约为当年全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364 元的7 倍。在收入最高的5 个工业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最高,在收入最低的5 个工业行业中国有企业比重最小。
 
按照现行的公积金制度规定,职工和单位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不少垄断行业的国企和事业机关将这一比例提升到20%。网通运营公司全额计提41.42 亿元,一次性现金住房补贴。国有企业利用国家无偿划拨的用地进行单位集资建房。企业购买市场上的商品房,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本企业员工。
 
2007~2009 年,992 家国企所得税的平均税负为10%,民企的平均税负达到24%。
 
自1994 年至2007 年,国有企业没有上交一分钱利润。2009 年,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仅约6%,其余利润都在企业内部分配。2010 年,该比例降至2.2%。而央企上缴的红利目前主要在央企体系内部转移,尚没有体现出惠及民众的意义。
 
我国存在结构性的国进民退现象。从资金的角度来看,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的国有比重从2005 年的85.8%上升到2008 年的88.2%。从工业总产值的角度来看,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的国有比重从2005 年的89.3%上升到2008 年的9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国有比重从2005 年的90.5%上升到2006 年的98.9%。
 
用市场力量的指标对各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等行业中,2007年的垄断程度比2002 年有显著增加。这些行业与国有企业比重增大的行业有很大重合。
 
通过对国家部委官员的履历统计发现,在19 个部委的183 名副部级以上官员当中,具有国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就有56 人,比重达到30.6%。通过对123 家中央企业的高管履历统计发现,在有信息披露的47 家企业当中,一共有115 名高管具有政府工作背景,平均每家企业达到2.45 人。因而,存在国企管理层与官员之间的身份互换。
 
企业高管通过进入政府获取政策与资源;政府官员进入企业兑现在位时的经济收益。
 
行政部门拥有制订法律的实施条例、指导意见和部门规定等权利,即实际上存在“行政立法”;企业管理层无需游说立法机关,只需游说行政部门即可,即存在“院内活动”。
 
国有企业应当存在较为明确的边界,其适合于市场机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提供。尤其当政府成为唯一买家或者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的产品,应当由国有企业提供,其他产品则由民营经济提供。国有企业存在的条件,是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融资阶段和生产阶段不可分离。
 
国有企业是不同于一般政府和一般企业的公共机构。国有企业不应以营利为目标,应以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
 
我国已有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即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经营而获取利润。因此,当国有资产不断显现资本的属性,政府也就逐渐成为人格化或机构化的资本。
 
国有资产资本化,尤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初期,不仅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而且具有推动市场化的积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国有资产资本化为特征的国有企业改革,其历史使命将告终结。
 
国有企业的近期改革方案,应当围绕打破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取消国有企业无偿或低价占有和耗费国有资源的特权,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等重要方面而设计。其意义在于,促进不同经济主体充分、公平地展开经济竞争,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社会正义,提高经济效率。
 
国有企业的终极改革目标有两个:其一,将国有企业转变为非营利性公法企业;其二,建立国有资产的宪政治理架构。
 
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终极改革目标,国企必须从营利性领域(而不单是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步退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过程
 
一、 国有企业以“放权让利”为主要特征的改革
二、 国有企业以“两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改革
三、 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改革
四、 总结
 
第二章 国有资产及企业的分类
 
一、 按资产性质划分
二、 按归口管理划分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当下表现(一):效率
 
一、关于国有企业效率研究的综述
二、本报告对效率的基本研究取向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名义绩效
四、还原:应付未付成本与补贴
五、关于“企业办社会”和“退休职工负担”的讨论
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真实绩效
七、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的当下表现(二):分配
 
一、从国民收入角度分析补贴与应交未交成本对分配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员工的货币收入及非货币收入
三、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收入与其它类型企业的比较
四、国有企业的税负与其它类型企业的比较
五、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和分红情况
六、小结
 
第五章 国进民退及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对中国当下“国进”本质的分析及案例研究
 
一、 近年来国有企业“进”“退”的特征
二、 “国进”的典型案例
三、 对“国进”现象的分析
 
第六章 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 国有资本整合与经济脆性
二、 国有企业当下表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三、 国有企业当下表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证券市场为例
四、 国有企业行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五、 总结
 
第七章 对国有企业当下表现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 国有企业当下问题的历史起点
二、 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的制度状态
三、 国有企业扭曲制度环境下的管理层利益集团
四、 国有企业管理者与官员的身份互换
五、 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院内活动”
六、 我国的政府部门的宪政缺陷:“部门立法”
 
第八章 国有企业的性质:经济学视角
 
一、 企业的性质
二、 国家的性质
三、 国有企业的性质
四、 国有企业的边界
五、 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宪政关系
 
第九章 国有企业的性质:法学视角
 
一、 国企作为特殊的公共机构
二、 国企作为特殊公共机构的规范意义
三、 重申国企公共性质对于中国国企改革的战略意义
四、 余论
 
第十章 重新界定下的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一、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反思与评论
二、 国有企业的近期改革方案
三、 国有企业的终极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附录
 
分报告之一:对国有企业使命的评论
分报告之二:国资委的职权与角色冲突
分报告之三:我国工业与商业用地的地租缺失
分报告之四:国有企业相关政策的演变
 

 详细内容请点击链接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