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社会何以可能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269期]

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社会何以可能

时 间: 2004-08-20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汪丁丁

主持人: 张曙光

评议人: 汪新波 周孝正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在天则所第269次双周学术讨论会上,北京大学的汪丁丁教授通过把十几篇论文的串联,详细地向我们解释了从1910年到2004年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试图给出的一些回答,在这个综述中,我们也就顺着汪丁丁先生提供的文献脉络,把这一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


首先,汪教授提出了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他要讲的第一篇论文,西美尔的《How is society possible》,社会是怎么成为可能的?这篇文章的贡献在于,由于研究者不可能超拔到自然界之外,他必须是社会塑造的产物,那么他本身是如何思考社会运作的结果的?同时也说明了要解答这个问题不能用经济学的博弈论的逻辑方式来论证,只能用实验的演化方式。在西美尔看来,世界是通过一群理性人的交往建构起来的,而且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个体之间相互认知的过程中才有了所谓社会化过程。西美尔的论证方式就是试图把这样一个过程分解成为内容与形式两个范畴来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就形成了实体的社会。这样就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最内在的个性,或者个性的最核心的部分,不可能被另外一个人在头脑里复制出来。这样两个理性人在互相认知,试图构成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而且我们在认识其他人的时候总是习惯进行分类。

最后,西美尔对此进行了总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对等性,你的个性,或者人格是通过你所在的人群里边其他人对你这个人的了解和辨识所建构起来的。同时,别人的人格也是要借助你对别人的理解才能获得的。而且通常这种对等性都是由利益关系所表达出来的,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这里西美尔还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社会博弈的概念,把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转换成了如何协调心灵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1949年,西美尔发表了另一篇文章,叫做《Sociability》,可社会性,并且提出只有当我们悬置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利益动机之后,纯粹的对等关系,纯粹的仅仅是为了联系而在一起的这样一种对等关系才凸现了它的意义。纯粹的社会形式在被充填上利益关系的社会内容之后,它就变成了所谓的社会博弈。社会博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要抽象掉一切利益关系的纯粹游戏的对等关系,第二层含义是人们在一起往往是因为物质利益的关系,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分裂,会瓦解这个社会,除非通过道德律令来统治他们。这样西美尔的社会为什么可能的问题也出现了两个角度,一个是纯粹游戏的,神学的角度,一个是演化的角度。


2002年,金迪斯发表了论文《The Puzzle of Prosociality》,趋社会性之谜。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地球上自私自利的人还没有把那些趋社会性的合作者淘汰掉呢?如果是优胜劣汰,如果是自私的基因,或者是在资源稀缺的基本假设之下,自私的人应该比不自私的人生存概率更高。经过10万年的发展以后世界上就应该都是自私的人了。金迪斯试图从10万年前的人类生存状况推出来演化心理学的结论,然后用这个心理深层的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来解释今天的合作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演化心理学。而把人类社会的许多基本特征建构在自然演化和物竞天择原理的基础上,则是演化心理学的特定含义。


2003年,史密斯做了一个报告,在这个报告里他主要论证了人类文化的两种交换系统,第一种是私人的、个人之间的互惠或者交换,这种交换是基于对等性原则的。而且这种交换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或者家族内部分享行为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后来这个系统逐渐扩张到了家族外部,就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交换原则,这种非私人的交换系统也就是人类文化的第二种交换系统,也叫做市场机制。这种系统也是基于对等、互利性的或者互罚性原则的。他认为对等性原则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人类社会唯一性的基础,而且对等性的倾向还可以在远古之前找到。史密斯在这篇文章里还强调了对等性原则一定要区分正的和负的,正的是互惠性,负的是惩罚性。


1990年,演化心理学的两位创始人,约翰图比和克斯迈德斯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试图论证人类的共有本性,以及每一个人的个性,心理个性,同时在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中被决定呢?这里有三个要素,一个是基因,一个是基因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主要结论是,生物的行为心理结构以及生物社会的组织结构是共生演化的。

2002年,他们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惩罚性的情感可以被当作防止免费搭车的心理机制》。他们指出,人类天生有一种惩罚性的道德感,或者说激情,当它造成的惩罚足够强烈的时候,免费搭车者难以获得比合作者更高的适存概率,这样就可以防止免费搭车了。


2003年,一位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阿多尔夫斯提出,演化经济学是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以及社会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这两个领域的联合。有证据表明,人类的脑容量扩张及大脑皮质结构的演化,与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展过程是同一过程,这个过程叫做脑与社会的共生演化过程。


同年,罗伯特波德、皮特尔理查森、赫尔伯特金迪斯、萨缪尔波尔斯四位学者合作写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们解释了囚徒困境一次性博弈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合作行为?他们得出了4个主要的结论,第一,有惩罚的合作演化可以支撑比没有惩罚的合作演化大得多的群体规模;第二,惩罚能够支持的群体规模敏感依赖于背叛合作者为背叛行为而需要支付的惩罚费用;第三,合作的演化强烈受到群体之间交往频率的影响,这里假设了三种合作频率:0.002,0.01和0.05,对于太高的混合频率,大规模群体内部的合作难以维持;第四,惩罚者所支付的罚款不能够固定不变,它应该随着背叛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接下来,赫尔伯特金迪斯、萨缪尔波尔斯又写了另一篇文章,《强对等性的演化》。他们通过对于农业时代出现以前的10万年的演化过程的仿真表明,今天人类的心理生存结构有3种方式同时并存,所以社会是可能的。他们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第一,每一个小群体足够小,以至于个体之间可以互相观察;第二,没有统治者权力所以行为规范由全体内部的强对等性来维持;第三,群体规模足够大,以至于血缘方式不足以支持利他主义方式;第四,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大致相等;第五,没有定居所以食物和工具在合作者之间分享。这里面最重要的参数设置是假设初始人群都是自私的,但是存在一个非常小的变异系数1%,以便产生其他两种行为方式,也就是纯粹合作者和强对等主义者。


2004年,坦尼亚辛格尔等人在《神经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脑对于面孔的道德意向的反映》,这是对面孔的社会认知的核磁共振的脑功能研究报告。他们让受试者反复进行囚徒困境的博弈,得到的结论是,在辨识对方的合作意向时被激活的脑区包括我们的左杏仁核,两侧颞极,纺锤体和颞叶顶部。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