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汇率改革路径选择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405期]

人民币汇率预期和汇率改革路径选择

时 间: 2010-04-09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丁志杰

主持人: 张曙光

评议人: 施建淮 任康钰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本次论坛上,丁志杰教授介绍了他提出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丁教授首先强调了四句话的重要性,这四句话分别是:不能因为国际压力就动汇率,也不能因为国际压力就不动汇率;评判是否需要改革,不能依据简单的升值或贬值的影响,要基于汇率是否失衡;不动汇率有什么坏处可能比动汇率有什么好处更有说服力;讲汇率问题要分场合,跟美国人要讲为什么我们这么做,跟政府要讲我们应该怎么做,跟市场要讲我们可能怎么做。
丁志杰教授指出,他的方案的核心是去美元化。他列举了汇率稳定带来的危害,包括:可能造成新的失衡;有效汇率变得不稳定;被动贬值引发国际压力;淡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因而,现在中国有必要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即人民币对美元相对稳定。丁教授认为,2005到2008年人民币汇率改革整体上是成功的,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在具体安排和实际运行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问题:小幅升值没有达到试错的效果;非对称地单向参考一篮子货币;引发升值惯性;给进出口企业价格谈判带来困难;市场博弈导致利益的再分配。
丁志杰教授方案的整体思路是:分阶段回归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浮动,在汇率向均衡水平调整过程中逐步逐步实现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该过程首先是快速调整阶段,即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以欧元与美元组成的货币篮子作为调整的依据。其中,篮子货币权重按照贸易重要性确定。另外,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幅。接着是稳定过渡阶段:即在达到预定目标后,保持人民币汇率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最后是双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阶段,即按一定贸易额的标准构造货币篮子,并将篮子汇率从管理的标准转向监测的标准。
最后,丁志杰教授提到了其方案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篮子货币的组成、经济的适应性、外汇储备管理和技术准备支撑等。
施建淮教授认为,"去美元化"的说法不太合适,"去单边盯住美元转向一篮子盯住"更准确;企业希望政府承诺汇率水平以避免企业结汇损失的思想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应进行教育;即便维持汇率稳定,只要人们认为汇率没有达到均衡,升值预期就不会消失;政府是否能接受丁教授的方案,取决于政府如何看待出口和企业的数据;政府稳定双边汇率的目的是稳定价格,利于经济活动,允许汇率大幅波动可能有违政府初衷;维持汇率稳定会限制货币政策的实施。
任康钰教授提出了以下问题。文中预期形成模型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非抛补利率平价,而非抛补利率平价要求的条件在中国并不能满足,因此,基于该假设的分析或许是有问题的。另外,虽然3个月的适应性预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但预期可以更长远,4个月甚至1年的预期是否还能得到数据的支持。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其货币币值不断上升,所以,有效汇率稳定是不是均衡状态,或者理想状态,还需要考虑。一种货币作为国际交易基准货币的安排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是有效的,所以,美元国际基准货币的地位在短期内还无法取代。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