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与粮食安全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414期]

粮价与粮食安全

时 间: 2010-09-03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徐滇庆

主持人: 张曙光

评议人: 李国祥 张照新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徐滇庆教授在讲座中主要分析了世界粮价和粮食安全的问题。
他首先指出,虽然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暴涨,但从数据上看,近年来世界各国谷物总产量并没有减少。国际市场粮价反弹是因为遭灾和粮价偏低,主要粮食出口国减产导致的国际粮食市场供不应求,这是正常的经济周期波动。2007年中国没有进口稻米、小麦和玉米,谷物价格上涨和中国无关。
关于粮食安全,徐滇庆教授认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粮食供应是否安全,大致上可以观察:粮食产量是否随着人口的增加而稳步增加、粮食价格是否稳定、是否拥有足够的粮食库存、是否严重依赖外部进口。从这四方面综合考量,中国的粮食供应十分安全。
徐滇庆教授设计了一个模型以考察天灾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粮食总产量波动与成灾率几乎没有关系,而与人均粮食占有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相关。
随后,徐滇庆教授建立了一个粮食危机模型,回答了如何通过设定谷物库存量缓解天灾减产和粮食制裁对粮食安全的冲击。他指出,按照最坏的假设,中国的谷物库存量水平不仅高于联合国规定的安全线,更高于触发粮食危机的警戒线。他进一步分析,中国应借鉴加拿大的储粮经验,引进现代化粮仓,改善粮食收储制度和经营方式,从而提高粮食储存质量,提高农民收入。
李国祥教授指出,由于中国的粮食口径与世界不同,所以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的结论会有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徐教授的研究结果。中国粮食库存按照日历年度统计,这和国际上公认的市场年度或者生产期的年度并不一致,所以报告中的一些结论不具有可比性。他进一步指出,认识中国的粮食价格,除了从供求关系上找原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的张照新主任认为,近两年粮食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关系之间有些脱节。原来的农产品主要受供求影响,但是由于现在农产品具有了能源属性和资本属性,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张主任还指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部门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很难把握,体制、观念的转变更加困难。
赵农教授认为,粮食生产是一种需求约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以比较放心。他说,粮食价格上涨和中国的体制有很大关系,我国有粮食收购储存资质的企业全是央企,在收购过程中可以得到补贴,所以中国的粮食部门的效率一直很低。
盛洪教授指出,中国粮食问题的核心是土地资源问题,政府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的动机是好的,但却导致了政府直接控制土地,占用更多耕地。
张曙光教授认为,在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土地的地位没有下降。同时,政府可以转变思路,把粮食进口也当做是一种武器。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计划经济时代重生产、轻流通消费的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对于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