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356期]

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

时 间: 2008-02-29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贾西津

主持人: 茅于轼

评议人: 杨柏溆 郭于宽 徐家良 毛寿龙 张曙光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贾西津教授来到天则第356次双周,从Civil Society(公民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赋予的不同涵义着手,沿用CIVISUS(全球公民参与联盟)的公民社会指数(CSI)体系,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11城市、10个社区、5份媒体的调查分析,用实证的方法纵横比较,得出了相对客观的中国公民社会现状,为解决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路径及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框架。
贾教授首先介绍了公民社会的三层含义。Civil Society是一个源于西方,包容性、可塑性与挑战性极强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蕴。第一个含义是将公民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自由秩序。其特点就是提倡宪政法治、有限政府、社会先于政府、个人自由、分权、自下而上的权力等等。第二个含义是将公民社会作为与国家相对的社会自治。其特点是:国家先于社会,社会制衡国家,国家与社会是二元的关系。第三个含义是将公民社会作为公共治理的"第三部门"——公民社会。
从二战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第三部门"的概念——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社会是第三部门。其的核心是志愿结社。现代公民社会的构成:私人领域、公共空间、志愿结社、社会活动等。现代公民社会的前提条件是:完善的市场经济、独立的司法体系。
对于中国,我们面对的恰恰是我们并不存在的一个前提,所以我们不能纯粹"舶来"。中国的公民社会的含义不仅仅指那些非营利的组织,而很重要的是和国家权利相对应的那些保护私权的所有的机制和所有的现象。
然后,贾教授讲解了中国公民社会指数(CSI)。CSI(Civil Society Index)是全球公民参与联盟发起的一项国际比较行动,是研究行动的导向。CSI研究的一个特点是:用四个维度——结构、环境、影响、价值,25个亚维度,72个指标来测度公民社会,通过这套规范的方法,使得国际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不是完全定量的、客观的。它是通过客观研究,再加上12个专家的主观判断来打分的。
贾教授还提到了中国CSI研究概况。从整体结构上看,纵向维度:中国公民社会发挥了比结构更大的一个影响;横向维度:公民社会的环境滞后于它的实践价值。中国公民社会的弱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公民参与深度和广度不足;公民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公民社会组织非常分散;国际联系少;公民社会组织的支持基础薄弱;三个部门之间的对话、伙伴关系比较欠缺。
贾教授比较了两岸三地的CSI。第一个特征就是在每个维度上面,大陆得分最低,香港居中,台湾最高。把所有的指标全部加起来,正好得到一个数据,就是香港居于台湾和大陆的正中位,香港这个总得分正好等于大陆+台湾除以2。
第二个特征:从4维结构上而言,大陆和香港这4个维度都是一个不均衡结构,大陆的结构只有1.0、价值1.8,是一个不等边。香港也是类似的,它的结构只有1.3、价值却达到了2.0。但台湾的四维结构比较均衡,它的四维有3个边都是2.2。这个结构和欧洲国家的比较类似,欧洲国家的四维普遍有个特征,就是得分都差不多,每个维度得分大概都是均衡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在结构这个方面,两岸三地普遍都呈现弱势,也就是相比于欧美国家,结构在亚洲地区普遍得分都比较低。这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亚洲公民社公结构发育比较低;还有一种解释也有可能亚洲公民社会的构成有不同的特征。所以用这个定义去看待亚洲地区的公民社会可能有所不适应。所以结构维度上得分普遍偏低。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