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主讲人简介: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论坛实录

[第267期]

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时 间: 2004-07-23

地 点: 天则经济研究所会议厅

主讲人: 卢锋

主持人: 茅于轼

评议人: 程炼 宋泓

版权所有: 天则经济研究所,转载须注明出处。

综述

在天则所的第267次双周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卢锋教授提出了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并通过这个概念刻画了当代国际分工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

首先,卢锋教授解释了研究这个问题的两个重要背景。第一个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全球化虽然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根据客观的观察来看,它也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二个背景是中国在过去的20年中,改革开放的环境对于经济表现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开放也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需要规范的评价和实证的讨论。由于全球化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成当代国际经济分工、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扩展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讨论全球化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归结为讨论什么样的分工形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最快的发展,得到了最广泛的拓展?这种分工形态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并指出当代分工最重要的特点,区别于其他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就是产品内分工,也就是工序分工。同时他指出产品内分工对于理解我们国家的开放、成长的模式,肯定是一个有用的、有启发的认识的工具,对于解释当代全球化的动力、表现,甚至展望它的前景也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视角。

接着,卢锋教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产品内分工。第一个方面是分析产品内分工的表现和定义。主要是在简略的观察几个行业的产品内分工的一些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对产品内分工做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第一个行业是汽车行业,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同时汽车行业是一个上下游关联性非常高的行业。把汽车20世纪早期的模式和当代的模式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早期的汽车生产在空间上是高度集中或者说高度一体化的,从分工的角度理解就是整个的产品分工高度凝聚的集中在一个点上展开、完成。而当代的汽车行业的产业面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不同的国家,一个汽车生产企业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地区有大的生产中心,然后进行协调、配套的产品内分工。而且大部分的增加值,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在企业的外部分工来实现的。

第二个行业是计算机行业。在五六十年代,计算机生产厂商都采取了一种所谓高度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独立的进行研发、生产、流通、营销、销售。到了90年代,计算机不再是采取空间高度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而是高度分散化的,不同的工序,不同的零部件,不同的组件分散到全世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来进行协调生产的。

第三个行业是玩具业。玩具业刚开始也是一个公司独立生产自己研发的玩具。而现代的玩具,像芭比娃娃的生产面也扩展到了全球,它的生产过程也是一种高度的工序国际分工的生产方式。

由此,他得出产品内分工的特征是某个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供应过程的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区段、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空间区位完成,它是区别于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整个工序流程的一种生产方式。产品内分工可以分为国内的产品内分工和国际的产品内分工两种。国际的产品内分工是把不同的工序、区段展开到不同的国家,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础要素。在与行业内分工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行业内分工是不能用比较优势来解释的,虽然在逻辑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对应的原型相对比较少,所以当代最重要的分工是产品内分工。

第二个方面,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和决定因素。首先,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一个是比较优势,一个是规模经济。行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的区别就在于行业内分工是不能用比较优势来解释的,而产品内分工是应该用比较优势来解释的。另外,不同的工序的最佳规模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把整个工序放在一个系统里面,必然只能取一个最重要的工序,用它的最佳规模来确定整个系统的最佳规模,这样其他工序的最佳规模就不能满足了。而把这些工序分散到各个国家,就有可能都得到最佳的规模。

进行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决定因素有5个。第一,工序要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离,特别是空间上要能分离。第二,投入品比例的差异。第三,有效规模的差异。第四,运输成本。第五,跨境的交易成本。这5个因素决定了产品内分工的强度。

第三方面,分析当代产业内分工发展的原因。第一,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使得运输成本和跨境交易成本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第二,技术和产业的变动带来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产品内分工条件的这样一些分工对象。

第四方面,分析产业内分工跟中国经济成长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顺应了产品内分工新的时代条件。中国的加工贸易是显示产品内分工的一个重要的贸易指标。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的很快,远远快于一般的贸易,所以导致中国整个的贸易是盈余的。这是解释中国的国际收支账户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
2
中国的资本账户、经常账户都盈余,双盈余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发展机会好,很多国家都来投资,第二个原因是产品内分工很多都是通过投资实现的。有了两个账户的盈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特别的充足,从而导致了一个在人均产值很低的背景下面临本币升值的压力。
同时,产品内分工对于解释中国的经济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旦进入这个轨道以后,只要你有足够的聪明,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你就有可能沿着产品内分工链一步一步的往上走。最初就是简单组装,接着开始生产简单配套零部件。这应该能够从一个角度解释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些阶段性的进步。

点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