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18亿亩耕地”的一点看法【征文】

作者:俞坚 累计浏览:

看了"18亿亩耕地"的有关报道和你们的研究,我以为课题本身无可非议。目前,在许多重大 的理论问题上,确实存在各种各样所谓的"定律"(甚至称之为"铁律"),许多"常识"和"常理",似乎不可挑战,实际上似是而非,甚至存在重大的误解,有 些"真理"都快变成"歪理",人们还浑然不知。事情总是越辩越明,这里的"辩"是指学术上的探讨、商榷和攻关。我非常赞同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一针 见血的一句话,"房价是表面现象,目前房地产市场需要的是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你们能够组织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对房地产(房价)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 究,我觉得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深感欣慰!

"18亿亩耕地"课题的前提是想证明"(人口、建筑、资源、资金,各种要素)密度与地价 (当然也包括房价)之间的正向关系"。正如茅先生所说"耕地造成房价大幅度上升","房价上升不是因为钢筋水泥贵,不是因为劳动力工资贵,而是因为土地供 应有限"(不知引用的是不是原话)。我的拙作《房地产:第三层空间》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试图讲清楚"密度与地价之间同方向、甚至正比例"关系。2008年 11月《东方企业家》杂志介绍素有"规划之父"之称的刘太格先生"治理"新加坡的经验,刘太格根据他几十年的实践,明确提出"密度越高地价越高"。显而易 见,放开"18亿亩耕地的红线",就是想通过降低密度来降低地价。但是我以为,中国目前房价(实际上是其中的地价)太高,以至于严重影响城市化进程,甚至有可能严重影响整个经济运行,根本原因还不是受到土地制约、到了必须打破"耕地限制"的时候,而是我们所推行的"中国特色"的房地产制度和模式。

中国地价之高是两个原因(反之,说外国地价之低也是这两个原因),一是"卖地",数十年的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取;二是"人多地少",也就是土地制约。先 讲第二个问题。美国是一个密度很低的国家(密度高的地方,比如曼哈顿的地价也贵得惊人)。美国的密度低,除了自然条件、即不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外,一个重 要的经济原因是交通费用(汽车和汽油)低廉,导致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住得非常分散。但是一旦交通费用大幅度上升,比如2008年夏天油价一度上涨到每加仑 四美元以上的时候,美国全国上下都在惊呼"回归中心",边远地区要没人住了。在中国,居住分散、密度降低既受到自然条件(有没有地)的制约,也受到经济条 件(有没有车)的制约。显然,中国的道路不可能像美国占用那么多的土地资源(洛杉矶道路占了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也不可能"家家有车,(成年人)人人有 车"。

中国必须更多的依赖集中的公共设施和轨道交通,尤其是对普通收入的居民,所以中国应该像新 加坡,住得相对"密"(密,相对来说就必然要提高地价),必须"在密度上找到一个最佳点和平衡点"。目前土地不够用,关键是缺乏、甚至根本没有规划(刘太 格认为城市规划远远重于建筑物的高度和名气;我们很多领导恰恰颠倒了两者的关系,拼命造高而且造得集中,导致地价飙升)。正因为我们在郊区和边远地区,公 共设施和轨道交通严重缺乏和滞后,所以开发商只能大幅度降低密度,大搞高端产品(越搞高端越卖得掉,越搞低端越卖不掉,因为收入低的人更需依赖公共设 施),搞得市区密度太高,郊区密度太低,两个极端,严重失衡。不仅造成普通收入的居民城里买不起,城外仍然买不起,而且也造成土地不够用,必须占用更多耕 地。我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比现在讨论和突破"18亿亩耕地"更为重要!在没有解决公共设施和轨道交通的情况下,放开手脚供应土地,必然导致土地资源进一步的 浪费,土地上都造了低密度(不搞独栋,至少要搞联体和叠加;少有小高层,更不要说高层)住宅,地价从市区(比如4000万元一亩)到郊区(400万元一 亩)下降的好处,由于单位占地面积的增加(比如容积率从4下降到1),"数量换了质量"而彻底消失,结果还是不能造中低价的商品房。即使房子造了也卖了, 仍然无法入住,这种情况全国各地比比皆是!这是我们现行的"卖地-投资,再卖地-再投资;卖地在先,投资在后"的开发模式造成的。

土地资源的"垄断"与我们当前整个政治、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是分不开的,我以为关键不是垄 断,而是既然垄断了,既然是主导一切的大政府,就要像新加坡那样,政府一垄到底,不能有前无后,卖了地后面让它"市场化"。房地产不像其他商品,只有一层 空间,而有三层空间,即地产;"第三层空间"必须包括各种各样公共设施的配套,而公共设施的配套不是开发商能够完成的。上海松江的开发(实际上全国无一例 外)先卖地卖房,后造地铁,造成地铁最后在一片高档别墅群中穿过(别墅的私密性遭到破坏,因而跌份和跌价,好心办了坏事),地铁通车后开发商这才赶紧在别 墅的外围建造高密度的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密度次序彻底颠倒!实际上不仅新加坡、香港,就是人少地多的美国、加拿大也都在公共设施集中和轨道交通沿线,建造 集中的、大型的、较高容积率的住宅区(只是密度有所差异而已),刘太格说,新加坡是2-30万人的新镇一个个地建。我以为这才是降低地价与房价,用好土地 资源的当务之急!否则的话,就像现在这样,政府卖更多的地(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补课),战线拉得更长,公共设施更加缺乏和滞后,土地资源浪费和地价居高不 下的情况更加严重。

实际上,对地价最大的影响是现行的卖地制度,卖地(除了香港,中国在全世界独一无二)与租 地(地税一年一征)不是枝梢末节的差异,而是根本性的区别。卖地是中国目前房地产一切(比如高地价、高房价,垄断暴利,居住性极弱、投资性极强,市场大起 大落,市场好的时候,严重的供不应求,市场不好的时候,又变成严重的供过于求,即俗话所说"追涨不追跌",楼市完全如同股市)的起因和结果。实际上,即使 政府卖地卖得再便宜(相对70年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更不要说协议出让制度),地价极其昂贵,造成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开门见山",一下子跳到十五比一,甚 至三十比一。但是,请注意,"房价"在卖地与租地中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有效期"25550天(70年),后者"有效期"365天(第二年必须继续 支付地税,不付收归国库,冲抵地税)。换句话说,对投资性来说,对买得起的人来说,对已经买了的房子,对将来的价值来说,地价实在太便宜了!由此造成有房 与无房,利益的严重对立,房价问题、房地产问题、经济问题,立即演变成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卖地,实际上是政府寅吃卯粮,要求百姓(购房者)也寅吃卯粮;政府向百姓举债,要求百姓也 向银行举更多的债。卖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投资,卖地在先,投资再后;然后再卖地、再投资,周而复始,地价在此过程中不断上涨。卖地时地价便宜, 投资后地产("第三层空间")增值,地价因此大幅度上涨。不断卖地,不断投资,一环一环向外开发,外层的开发撬动内层地价的不断上涨(七环都卖4000元 了,三环难道不要14000元)!租地,卖地与租地的收入与投资、以及投资收益没有直接联系。比如美国,卖地的收入私人拿去消费了,租地的收入(地税)政 府拿去派了维持日常开销的用场,土地上投资不仅量少,而且主要来自其他方面的资金。而在卖地的模式下,中国的卖地和投资,前因后果,两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而且受益者就是买了地与房的开发商与购房者,他们在获得使用权的同时获得极其巨大的收益权(更不要说70年的收益权),占据的时间越长,土地上的收 益也就越大,这就是开发商捂地捂盘、炒房者(或者买了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的人)买房捂房的原因。

卖地的话题无穷无尽,由于与"18亿亩耕地"话题关系不大,就此打住,不占用你们宝贵的时 间。《房地产:第三层空间》一书已经寄出。实际上,我非常希望与你们展开讨论,甚至辩论,面对当前严峻的房地产局势,严谨、实事求是、友善的理论探讨太需 要了!我有时觉得孤独和苦闷,因为缺乏这样的理论探讨。

2009年元月3日于上海
中评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