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宏观论坛秋季会议讨论的主要情况

作者:天则经济研究所 累计浏览:

"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一九九八年秋季会议于10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内投资扩张和全球经济动荡"这一主题,着重对中央政府财政扩张政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金融体系对经济成长的影响、第三季度经济回升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及中国能否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经济增长的"绿洲"等几个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讨论。会议由天则经济研究所执行理事盛洪、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主持,国内著名的宏观经济研究专家、学者和部分政府官员共二十几位参加了本次会议。

今年第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由于财政和货币的双重扩张政策,第三季度投资增长率大幅度增加,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工业增加值明显回升;但是,消费增长依然缓慢,出口增长不断下降,物价水平继续走低,就业状况也没有明显的改善迹象,宏观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将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有机结合,使已经出现的经济回升得以持续,成为明年政策选择的关键。与会的专家学者针对目前的国际形势、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明年我国经济的形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

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学者们持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明年整个世界经济的环境将与1998年大体相同或略好于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回升到2.5%左右,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将回升到4.6%。具体来说,亚洲国家经过两年的经济滑坡已经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基数,而且许多国家经过1998年的动荡后正趋向稳定,因此亚洲的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国经济增长率会略有回落,但仍然较好;欧盟由于明年单一货币欧元的正式使用,再加上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拉美国家明年经济增长率将略有下降;转轨中的国家除俄罗斯外,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综上,由于占全球经济总产出三分之二以上的欧美日经济,或继续回升,或大体持平。而除俄罗斯外的转轨中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东亚国家也开始恢复性增长。因此,从总体上看,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及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将比1998年略有好转或大体持平。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1998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大动荡,东南亚诸国的汇率变动幅度巨大,美国的基准利率在稳定了几年后连续两次调整,明年又是欧元出台之际,各国的汇率储备可能会改变各种货币的比例,这样的背景说明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全球性的重大调整,随后必然引起范围广泛的企业机制调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是预料之中的事。

与会学者都同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部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外部因素的研究,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连为一体,相互影响,因此国外因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关于当前的财政政策

与会专家认为,财政投资即公共投资,它与私人投资的最大区别在于公共投资更多地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在此次加大财政投资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政府投资要注重结构调整与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政府投资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大都具有投入量大、投资期限长、经济效益低等特点,如果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仅意味着经济资源的低效利用,更使将来的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而在政府投资过程中,如果能注重结构调整与升级,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作为重点,就不仅是有效使用资源的问题,而且能使国家投资具有技术引导性。(2)政府运用财政政策除直接投资外,还应采取多种手段,如贴息、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公共投资。

本次政府推出1000亿元投资启动经济,不涉及加工业,完全以基础设施为目标,自身便有较长的时滞。银行贷款投放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和大型项目,新近推出的封闭贷款也多倾向于大中型企业,生产启动和市场反映最快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得到扩张支持。这是财政政策运用的一种偏颇。政府应在努力监督和管理好大中型投资项目的同时,加速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投放。

为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政府在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应大力启动民间投资,让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中小企业有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和投资机会。同时改进税制,清理规外费,统一费目和费率,并逐步将其纳入税收的范围,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也类似于永久性减税,刺激企业和居民的投资,这将对形成稳定的增长源动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关于启动消费需求

与会者分析认为:现在出口下降之势还在继续,国内市场,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启动仍是重中之重。下一步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这就需要改变消费者预期,刺激消费,首先需要看看消费者努力存钱、不敢花钱的原因是什么。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不可避免地使人们产生悲观预期;二是多年来积存下来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已到了必须要解决的程度,由此而导致的职工下岗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增长率下降等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增高;三是国内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措施的集中出台,强化了个人的支出预期,使得人们传统上的储蓄动机进一步强化。

当然,目前消费需求不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策层面看,则是缺乏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和配套措施:首先,由于国家在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上的滞后,人们的自我保障意识受到收入预期下降和支出预期提高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从而导致银行利率的降低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变弱;其次,虽然出台了一些刺激消费,主要是住房消费的信贷政策,但由于住房价格过高,个人住房贷款条件苛刻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发展仍不顺利。由于对居民消费刺激不足,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必然使得投资乘数减小,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相应减弱。

要使未来几个月的消费增长率能够大幅回升,关键是要把体制改革和当前的经济启动恰当结合起来,更多地关注刺激消费配套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一方面通过加快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稳定消费预期,增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开辟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应该结合中央的农业政策,在农业问题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加快小城镇城市化的步伐,使农民的收入提高,这样12亿人口的大市场才能解决。国内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关于经济增长速度

专家指出:"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应是在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一种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国家对其经济增长的预测,应是指导性的,而不应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确保"。中国现在应该讲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如果经济增长不能达到8%,将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增长就有就业"的说法,与会者指出:现在无论从资源而言,就业而言,环境而言,各个方面都不证明我们的经济一定就要低质量、高增长、一定要确保8%的增长速度。速度一低,政治会出乱子,社会会出问题,这不是一个合乎经济学逻辑的结论。另外,目前靠财政投资、银行贷款、政府刺激出来的增长,创造不了多少就业机会。并且,现在的就业压力主要是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农村并不构成对政治上的压力,不构成社会动荡的原因,而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多少城市就业。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是有能力拉动经济增长的:短缺经济下,增加供给就等于经济增长。但不能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垮下来的。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增长不是依靠供给,而主要是依靠需求,只有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是有效供给,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经济增长。故与会者指出:我们应从长计议,少一些行政干预和人为因素,而让经济呈自然增长状态。

专家指出,一个可供考虑的选择是:从明年起,政府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施政目标,而只发布一个经济增长的预测指标,用以指导企业的市场行为。

五、经济的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问题

现在,我国经济面临着长期发展和短期增长,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两难选择,因为长期和短期,发展和改革的政策目标许多时候是相互矛盾的。政府在目前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启动经济的同时,不应忽略这些措施对将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影响,短期的增长目标达到了,但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会恶化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条件,而长期政策对于构筑社会预期作用很大,所以,不仅要考虑短期政策的启动效果,而且要将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结合起来考虑。

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使短期以政府为主导的启动内需、防止滑坡的宏观经济政策顺利地转向以民间投资为主导的长期稳定政策;建立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和形成长期稳定健康高速增长的新机制;正视长期失业现象,加快建立有利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国内可开拓的市场空间很大,制度创新的空间也不小,再加上开放的程度还不高,这就为减少外部冲击奠定了基础和条件。我们应着眼于长期发展,并把长短期恰当结合起来,在连续20年的高增长之后,主动率先进行经济的预调整,中国经济不仅会成为世界经济衰退中的增长"绿洲",而且还会迎来至少10年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