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作者: 累计浏览:

作者:茅于轼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把“私”看成是万恶之源,所有的坏事都是“私”千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非常错误的。“私”不是做坏事的原因,侵犯了别人的“私”才是真正的原因。国有企业可以变成有效率的企业,但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汪洋大海的民营经济。传统的道德跟市场经济的道德是不是有区别呢?它们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传统道德里头缺乏人跟人平等这个最基本的因素,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跟人平等上头的,是建立在自由至上的.它要求尽可能没有约束。贫富差距不可能消除,判断生活过得好歹的标准是“大家都高兴”。传统经济学认为一头羊换一柄斧子是因为劳动时间相等,如果劳动时间相等为什么还要去交换?可见交换不是等价的。最妙的就是交换的双方都感觉自己赚钱了。其中的原因就是交换创造了财富,它发挥了比较优势,而且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我们说富人帮助穷人,强者帮助弱者是正常的,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错了。我们看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在马路上给人理发,不收钱,他旁边排了一个长队,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不是来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而是来捡便宜的。你培养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培养了十几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因为它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目录

 

第一讲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第二讲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

 

第三讲 道德、信用与市场经济

 

第四讲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第五讲 中国传统伦理与市场经济之冲突

 

第六讲 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和信用

 

第七讲 货币、金融、WTO

 

第八讲 WTO与制度变迁

 

第九讲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第十讲 宏观形势如何影响到每个企业

 

第十一讲 跨世纪中国环境问题的思索

 

第十二讲 最要紧的是让农民进城

 

第十三讲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赶上来

 

第十四讲 法治与市场经济

 

第十五讲 制度转轨中的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