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No.5)

作者: 累计浏览:

主编:张曙光
出版: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
版次:2007年6月第1版
印次:2007年6月第1次印刷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第5集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一个民间研究机构,没有政府一分钱的财政支持,反而要向政府缴纳不少税收,居然把一件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经营了8年的时间,并且连续编辑出版了五个集子,记录了从1997-2003年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以及对之做出的分析和考察。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曾经说过,做一、两次,甚至三、五次并不难,长期坚持就不那么容易;出一个集子可能没有多大的影响和价值,出五个、十个集子就不同了,就形成了一个系列,就有了历史,有了长期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就有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在前面几集的前言中,我们曾经讨论了系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研究的四大构成部分(包括季度分析报告、月度分析报告、理论分析报告和政策分析报告)和各种报告的框架结构,本报告独立的民间立场和特色,宏观分析的复杂性和困难,宏观经济预测的趋势性和非准确性,报告的研究写作方法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企业对民间研究机构资助的社会意义和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大力支持企业的捐赠行为,并实施相应的鼓励和免税政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在本集中仍然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我们暂时不想再做过多的讨论,留给大家去评说。在这个前言中,我们想讨论几个与当年经济运行有关的重大宏观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从1978-2003年,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35%,特别是200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增长9.1%的骄人成绩,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出口增长34.6%,实际利用外资535.05亿美元。虽然在世界经济的总量中,中国所占比重不大,约在4%左右,人均量更小,但在当年世界经济的增量中,中国的贡献就相当大。根据购买力平价学说,用货币权重度量,去年中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1/3和贸易增长的近1/2。于是,世界的目光一下子聚焦中国,出现了一种"言必称中国"的现象,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通缩怪谁?中国。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又怪谁?还是中国。谁抢走美国人的饭碗?中国。谁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弥补贸易和预算赤字提供资金?又是中国。据说,在过去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是按照世界经济、美国经济、欧共体经济、有时是日本经济、区域经济的次序讨论的,中国经济是区域经济中一个话题,但在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经济代替了美国经济的地位,成为会议首先讨论的议题。看来,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形势。

应当指出,中国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收入增长和经济效率提高的过程,这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以住房、汽车、信息产品为主导的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加入WTO的效应,外资外贸的高速增长,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巨大的资本投入和物质消耗取得的。统计显示,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当于GDP的47.3%,全国消费的钢材达到2.6亿吨,相当于全世界2001年的钢材总产量7.2吨的36%;煤炭消费量达到15亿吨,相当于全世界2001年的煤炭总产量49.3亿吨的30%;全世界的水泥产量15亿吨,中国去年消费了8.2亿吨,相当于全世界55%的水泥都倒在的中国的土地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可见,我国的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很低的。我们是用相当高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了GDP的高增长。

不仅如此,与巨大的人力投入相对应,中国的劳动成本又是很低的。25年来,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变化,有的甚至有所下降。尽管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但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4。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27元以下的未获温饱人口2820万人。然而,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全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54,远远超过0.4的国际安全标准指标。中国的贫富差距更大了。可见,GDP的高速增长,虽然能为消除贫困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并不能自动保证全社会必然走上"发展-富裕"的道路。

正为因如此,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经济发展观"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这是发展经济学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但在实践上,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应当说,这不只是一个思想和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制度安排问题。其解决不仅要提高思想,转变观念,而且要调整和修改一系列制度规则。如果说,相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那么,从建设现代国家和高效政府的目标出发,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就值得思考。如果仍然继续坚持政府工作以生产建设为中心,那么,我们的很多体制变迁和政策调整就无法进行。因此,如何规范政府行为,改变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格局,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也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上一集的前言中,笔者曾经指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有三个问题是比较复杂和难以把握的,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是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货币变量和实际变量的关系问题;二是经济运行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问题;三是宏观运行和微观行为的关系问题。2003年的经济实践将这三个问题一起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有了更快增长,M2的增长率超过20%,上半年的贷款增加额几乎等于上年全年的水平,货币运动和实物运动的背离和失衡显现出来,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苗头。于是,央行一方面通过窗口指导和提高准备金率,收缩货币和信贷,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大量增发票据,回笼过多的货币。然而,央行的货币供应不是主动发行的,而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不得不放出来的。这种被动的货币供应又是外部经济失衡的反映。因为,随着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引进外资的大量增加,我国出现了长期的和大量的双顺差,再加上外汇管制方面的体制问题,一方面强制性地放大了外汇供给,另一方面又人为地缩小了外汇需求,从而造成了汇率升值的巨大压力。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货币政策不仅失去了独立性,而且又由于本、外币利差为正值而不能调整利率,其操作空间也很狭小。不仅如此,当前的经济过热主要不是市场过热,而是政府过热,主要不是宏观问题和总量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和结构问题,如各个地方出现的开发区热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全国共设立开发区6015个,规划占地3.54万平方公里,将近全部国土面积的0.36%,一个直辖市下的一个县,有19个乡级开发区,占地2万多亩,有一个省会城市的一个下辖区竟将本区49%的面积变成了开发区。所以,解决的办法是在货币适当收紧的情况下,通过体制改革而校正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为。由此可见,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真正显示了其复杂的性质,不论是宏观分析,还是政策操作,都需要高屋建瓴,统驭全局,而不能单打一地就事论事,更不能采取救火的方式。

在2003年中,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重大的意外事件,就是SARS的为害问题。虽然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在太大,但这件事情却引起了人们对危机管理的重视。这是坏事变好事的一个重要事例。1997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们有了风险意识,但并未认识到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潜藏的危机,也未提出危机管理的问题。200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为制定"十一五"发展计划纲要征询专家意见,笔者根据当时伊拉克战争迫在眉捷,石油涨价引发的紧张,提出了危机管理的问题,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SARS把危机突然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于是,从预防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开始,我们着手制定了一些反危机的预案。其实,在现实社会经济运行中,政府既是危机的根源,又是反危机的主要手段,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SARS危机也是一个证明。SARS在广东的首例发现是在2002年11月18日,大规模流行和蔓延从2003年初开始,而在4月20日以前,我们采取的办法有二:一是新闻封锁,不让传播,其实,小道消息已经是满世界飞;二是官员公开说假话,隐瞒事实,谎报军情,于是造成了恐慌心理,加重了事态的危机。4月20日以后,由于一反前面的做法,政府利用自己强大的组织资源和动员能力,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才挽狂澜于既倒,从根本上扭转了局势。也许是国人的运气不错,如果SARS蔓延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我们真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农村原来的三级医疗体系已经基本瓦解,公共卫生服务及及可危。然而,也许是好了疮巴忘了疼,也许有更深一层的原因,SARS过后,有关部门居然不准人们进行反思。其实,潜藏的危机,如金融危机、石油危机,台海危机,等等,不仅是一个客观事实,闭眼不看的鸵鸟政策是危险的,而且危机不见得全都是坏事,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在于能否抓住机会,把坏事变成好事。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有条件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有没有危机意识,有没有反危机的准备,有没有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包括对危机的研究、监测、预警、防范、应对、化解、以及后危机的处理等。SARS危机再一次说明,政府的效能不在于犯不犯错误,也不在于犯不犯大的错误,因而,有效的政府不仅表现在平时的办事效率上,而且表现在对危机的处理上,即表现在能否采取恰当而坚决的措施,尽快地摆脱危机,恢复正常秩序。

除了以上讨论,近年来的政策操作和体制调整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误的地方。前者如央行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收缩货币和信贷,操作比较谨慎,放松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扩大了外汇需求,后者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迟迟未能推出,外汇远期市场至今未能开启,资本流动(即流入流出)上的不对称也未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增值税转型的决策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但从统一税制考虑仍有积极意义,而税收增长大大快于经济增长,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随时而变,我们的分析研究和政策操作也应当紧紧跟上,并适当超前。

本文集中的月度分析报告,得到了湘财证券公司的资助,季度分析报告由天则经济研究支持。文集的出版得到山西经济出版社总编辑赵建廷先生的大力帮助,余大章、汪新波、杨佩宏、周钦以及责任编辑曹恒轩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2004/04/25,于北京方庄芳城园寓所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2003),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葛家澍主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丛书之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主编1999),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 杨如彦(主编,2003),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谢平(1996),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
5, 易纲(2003),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
6, 樊纲、张曙光等(1990),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
7, 张曙光(主笔,2002),政策与体制联动――市场化进程中的宏观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 张曙光(主编,2004),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第1、2、3、4集),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2001、2002;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9, 麦金龙(1997),《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 米什金(1998),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 曼昆(1998),经济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 克鲁格曼(1999),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 保罗•肯尼迪(1988),大国的兴衰,求是出版社,1988。
14, 彼德•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85),国际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5, 托达罗,(1997),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16, 罗斯基(2001),中国的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中国经济评论》2001年第12期。
17, 任若恩(2002),中国GDP统计水分有多大,《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1期。
18, 樊纲、姚枝仲(2002,中国财产性生产要素总量与结构的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19, 张军、章元(2003),对中国资本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0, 沈利生、吴振宇(2003),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21, 刘小玄(2003),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22, 陶然、刘明兴、章奇(2003),中国农村税费改革:政治经济学的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卷第1期。
23, 丛亮(2003),中国的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2卷第2期。
24, Dornbusch(1976), Expectation and Exchange Dynamic, Journal Political Economic, 84, 1161-1176.
25, Maddison, Angus(1998),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OECD, Development Center.
26, Wu, Harry X. (1997), Reconstructing Chinese GDP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s of Value Added: The Industrial Sector, COPPAA Paper No4, Griffth University ,Brisbane.
27, Wu, Harry X. (2000), An Alternative Estimation of the Post-War 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Growth, Discussion Paper No. D9-10,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Jan.
28, Romer, David(2002), Advanced Macroeconomic, 上海财经大学影印版,2002。
29, Krugman, Paul(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
30, Raghuram G. Rajan and Luigi Zingales(2003), Saving Capitalism from The Capitalists: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Financial Markets to Create Wealth and Spread Opportinity, Pub lished by Agreement With Crown Business, a Member of the Crown Publishing Group through Arts & Licensing International. Inc., USA.

第一部分 季度报告

01, 三大因素迭加积累,经济运行进入高潮
――2003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附录:<宏观中国>春季论坛发言摘要
02, 总体良好协调差,增长基础较稳固
――2003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附录:<宏观中国>夏季论坛发言摘要
03, 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
――2003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附录:<宏观中国>秋季论坛发言摘要
04, 增长几近峰顶,减速不宜过猛
――2003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附录:<宏观中国>冬季论坛发言摘要

第二部分 月度报告

05, 经济增长惯性上扬,油价上涨需要应对
――2003年1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06, 投资高涨经济升温,贷款增加债市扩容
――2003年2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07, 周期扩张强势为难挡,经济过热初见端倪
――2003年3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08, 增长态势尚好,"非典"影响初现
――2003年4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09, "非典"影响小于预期,政策重点尚需调整
――2003年5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0, 投资贸易继续强劲,贷款迅增引起关注
――2003年6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1, 改革投融资体制,消除体制性过热
――2003年7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2, 体制过热未减,股市跌创地量
――2003年8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3, 投资增长缓慢降温,货币政策传导受阻
――2003年9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4, 贷款少增价格升,通胀通缩待观察
――2003年10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5, 贷款持续少增,物价继续上扬
――2003年11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16, 全年经济高涨收关,失衡现象值得关注
――2003年12月份宏观经济分析

第三部分 政策分析

17, 新世纪初的中国经济
――2000-2005年的回顾与展望
18, 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取向
19, 中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上升轨道
20, 加大体制调整,强化政策效应
21, 正确看待贸易逆差,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22, 汇率问题:主动应对,稳中求变
23, 先降压,再图变:汇率问题之二
24, 外汇管理改革是如何推进的
25, 对当前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的一点评论
26, 简议我国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
27, 振兴东北经济的思路和途径
28, 关于GDP和GNP的故事